章继刚创意农业日记(279)了不起的乡村市集
发布日期:2024-06-16 19:29:08 文章作者: 技术文章
让市民了解乡村特色,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魅力,喜欢乡村风情,乡村新型服务业需要优先发展。乡村要繁荣,需要繁荣乡村市集。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在2018年举办的“为美好生活赋能·诗画浙江大花园主题推广”活动,包含 了不起的乡村讲解员 、 了不起的乡村路书 和 了不起的乡村市集 等多个子活动,其中“了不起的乡村市集”特别有创意。
近日,一场“了不起的乡村市集”在杭州西溪·栖悦城启动,西塘古镇景区的“西塘物语”展位C位出道!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叶菁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钱江晚报总编辑李杲专门为“西塘物语”展区剪彩。这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浙报集团,举行的“为美好生活赋能·诗画浙江大花园主题推广”活动之一。
一个笔筒、一盏墙灯、一个吊坠、一张书签……1300余件富有创意的作品,反映了西塘人文的厚重感。展会现场,西塘古镇景区将三届“西塘物语”大赛的百余件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选出了十多件集契合度、创意度、灵活度于一体的优秀设计变为实物,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除了文创产品的展示,纽扣博物馆的盘扣技师杨春风老师不仅生动地讲解了盘扣的历史与发展,展示多种各具特色盘扣成品,还在现场演示了基础、简单的纽扣结制作流程。来往的市民不但可以欣赏,还可以参与体验。一个4、5厘米直径的挂件制作的步骤大概需要30分钟,搭配上挂绳和流苏后,特别灵动。
市集现场,西塘景区除了带来各种文创作品的展示,还带来了西塘的特色美食——八珍糕、熏青豆、五香豆和大头菜等。
西塘古镇景区希望能够通过这场接地气的“赶集”,让杭州市民多方面感受多元的文创产品、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和生活西塘的魅力。
浙江在线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剑瑾)说到文创产品界的翘楚,当属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谈到文创产品开发时曾说过,文创产品的开发有4个关键,第一要研究人们的生活,第二要研究自己的资源,第三要研究高新技术,第四要注重品质。
近日,在杭州举办的“2018了不起的乡村市集”上,西塘古镇展示了“西塘物语”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举办三年来1300余件作品中的精髓。一粒小小的纽扣,不仅能装饰你的衣裳,也能唤醒那些梦一般的过往;一只靡丽的翠鸟,不仅能叩开层层涟漪,更能勾起无数人关于江南的想象。
早些年西塘古镇最火的旅游纪念品当属芡实糕。在临水小街,一边吃着热乎乎现切的香糯芡实糕,一边逛小店感觉太棒。
“除了芡实糕,我们还开发过盘扣、明信片、四季酒等旅游商品。第三届汉服节期间,组委会也设计了一些文创产品,如棒棒糖、茶包等,都受到游客的好评。”景区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
2015年12月14日,第一届“西塘物语”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真正开始启动后,收到省内外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大赛特别评选专家、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的罗仕鉴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参赛作品的取舍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的创新性。“之所以将李正演、朱倩雯的作品《华年》评为一等奖,不仅是创新性较强,更因为作品构成系列,也有一定的价值体现。作品将西塘的景色变成了点与线的结合,用黑色陶土和木材的组合描画出西塘经历时间磨砺后的古色古香,非常有‘腔调’。”
这次市集上展示的作品中,第一届大赛的入围作品《可爱的七老爷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引起了市民游客的兴趣,走过展位的人总要拿起来看一看,摸一摸。“西塘文化历史悠远长久,其中七老爷庙会慢慢的变成了古镇里具有特色的文化遗产。七老爷作为这里的保护神,慈祥而威武,红光满面、笑眯眯地坐在宽大的座椅里,是非常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文化形象。”西塘景区负责人表示。
2017年11月25日,第二届“西塘物语”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展开了为期四个月的征集,这次的主题是——千年古镇·西塘有礼。
西塘处处都是闲适又慵懒的生活气息,旅游商品不乏个性与温度。而旅行与纪念,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这次的参赛作品中,不管是寻常百姓家那白墙青瓦、素雅明洁的马头墙,还是江南烟水路上或长虹卧波、或玉笛横斜的单孔石桥,或是那小小的纽扣、靡丽的翠鸟,无不在设计者的匠心与想象间,出落得更加楚楚动人。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反复品评和甄选,14件优秀的旅游文创产品脱颖而出。
“文化融合、设计新颖、易于转化”是这次设计大赛评选的三大核心思想,评委们一致认为,一幅好的设计作品要深入发掘西塘内在的、富有内涵的文化元素,并将西塘的文化元素很好地融入到创意产品之中。同时,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应用和制造生产方面容易实现。旅游文创产品必须对当地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地解读、整理、归纳,用视觉化的元素把它呈现出来。同时跟产品做有机结合,这样的文创产品才具有生命力。
“2018了不起的乡村市集上”,一张“翠翠鸟”的海报引起了现场无数小朋友的关注。被翠翠鸟活泼的造型、明艳的色彩吸引后,孩子们都期待可以拿到实物版的翠翠鸟公仔。
吉祥 “翠翠鸟”的设计者沈一帆认为,在旅游衍生品系列上,除了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外,还需要搭配设计新媒体传播形式如微信动漫表情等,通过虚拟卡通与实体产品的相结合,将旅游衍生品以全方位的姿态展现在游客面前。
“‘翠翠鸟’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西塘历史传说——相传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西塘镇域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沈一帆告诉钱报记者,“它造型可爱Q萌,在外形上搭配西塘最具特色的灯笼及汉服,用当下最流行的动漫形式为游人展现西塘文化。”
钱报记者还留意到,这个旅游衍生品设计的最大亮点在于,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AR(增强现实)技术,让吉祥物“翠翠鸟”结合西塘实景讲述对应历史故事,使它成为每位游客手机、平板电脑中的“虚拟导游”。
连续三年的“西塘物语”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让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化身为一个笔筒、一盏墙灯、一个吊坠、一张书签……2017年第三届“西塘物语”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和前两届相比,作品形式、外观造型或图案都不设任何要求,参赛者可以尽情发挥想象。
评审会现场,一幅名为《西塘“七爷”》的作品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专家评委组觉得作品简洁明了,尤其一个苍劲有力的“七”字,不仅表现了“七老爷”和西塘特色古镇文化,一撇一捺更是将“七爷”形象融入其中,不过西塘是个古镇,如此现代化的设计可能会有些格格不入。景区评委组的想法正好相反,因为西塘是个主客共享千年古镇,而这幅作品现代化的设计正好能与景区的古韵碰撞出差异化的火花,别有一番风趣。
来自杭州的设计师都可悦的作品《黛瓦》文房系列的设计元素是古朴的黑瓦片,把西塘粉墙黛瓦的黑瓦片与现代生活工具相结合,同时把带有徽派建筑风格的马头墙变换了模样,一字形的马头墙改成了馒头形的“观音兜”,设计中运用较多的圆润线条,更加体现西塘的特色。
“我热爱旅行,尤其对古镇有着特殊的喜爱,2017年6月份去了西塘后,这个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诗情画意般的古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可悦告诉钱报记者,“这次的设计借用了西塘建筑中的瓦片为设计灵感,利用瓦片流畅的线条与文具结合,具有古朴的质感,又具有现代办公活跃的旋律。”
最终都可悦的《黛瓦》文房系列夺魁。浙江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忻昕在接受钱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三年的“西塘物语”,汲取文化营养,汇集多方智慧,成果丰硕,为西塘文创产品的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景区将以此为契机,精心培育西塘文化IP,将传承与创新并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文创产品和产业服务,助推西塘古镇品牌的全面提升。
2019年1月19日,一场巾帼农产品市集在长春市朝阳区互联网+乡村众创共享体验中心启动。市集为期2天,现场设巾帼农产品展示销售和乡村民俗体验区,市集汇聚了全省各地百余家巾帼农特产品企业、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千余种农特产品,多年不见的草艺编织、手工面人、软陶制作、手工糖人等呈现在市民眼前。活动当天,现场还进行了“到吉林找她”—乡村旅游“她地图”推介展示和互联网+乡村众创体验。吉林省民俗专家曹保明老师来到市集现场的网络直播间,与大家共线日,浙江省台州市新青年乡村市集活动暨椒江新青年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仪式在台州椒江区章安街道柏树里村举行。这一场金色里的乡村市集十分有趣味, 浙江在线见习记者夏逸凡进行了精彩报道:
展位共有62个,黄罐、新鲜水果、青草糊等等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展位牢牢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此外,剪纸、捏面人等手工艺展位前也挤满了人。当然,这里还遍布着来自台州各地的公益组织,大家挤在台前,积极了解环保等公益知识,参与互动。
上午10时,人们在主持人的提示下聚集在舞台前,两只来自台州学院的“狮子”将气氛带向了高潮。来自台州学院的艺术团为大家带来了花海音乐节的演出。演出精彩好看,舞台前的空地挤得满满当当。
来到现场的大家伙在美丽的油菜花田里留下时光的剪影,徜徉在远山和花海之间,气氛热烈欢快。孩子们欢呼、雀跃,充满阳春三月的活力与朝气。活动从上午九时持续到下午四时,大家的热情毫不减退,直到天色渐暗才逐渐散去。
共青团台州市委副书记杨贤巍说:“共青团组织要成为助力乡村创业的‘孵化器’,成为助力乡村文明的‘播种机’,成为助力乡村治理的‘燎原火’。”他呼吁所有的青年朋友们,携手用青春、真诚、智慧和汗水,振兴乡村、再造故乡,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谱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仪式上乡识一场、田埂青年、青飨、其味等等团队上台在矩阵上留下标签,共同建立台州市暨椒江区青年“筑乡”联盟。随后,椒江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陈曦发布椒年乡村创业专属金融理财产品“青农贷”,并授信一亿五千万元。
2018年4月19日上午,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文龙寺村,资阳市雁江区2018年度美丽乡村行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资阳市雁江区20余个有关部门,区22个镇乡负责人和国、省、市2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活动。举行了美丽乡村行活动7支服务队授旗仪式。
启动仪式上,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表演、趣味农事活动竞赛、“三农”服务活动,健康服务队现场义诊等惠民活动。四个展区特色鲜明、热闹非凡,既有特色农产品展销、匠人绝活展示、志愿服务,还有成资一体化带来的爱鸟摄影展,两地进行亲密的文化交流。
巴蜀笑星“田菜农(田长青)”为现场观众送来欢乐,送来祝福,还品尝了雁江区的农产品,并点赞。
资阳广播电视报、“资阳全搜索”微信公众号共同打造“资阳市雁江区2018年度美丽乡村行启动仪式”现场全媒体直播报道,包括微信、今日头条、天天快报、qq视频等平台同步直播。美女直播主持一路上带着大家观看了农产品展示区,采访了各镇展示企业负责人,在直播间为大家发放了福利。直播结束后统计,观看直播的人数达一万人以上。
战旗村“乡村十八坊”位于全国创意农业第一村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是战旗村利用集体资源,自筹资金、自主设计、自主修建、自主经营的以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为核心,集产品制作展示、参观学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是川西平原第一个青砖灰瓦复古建筑营造出的创意农产品市集。战旗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表示,“乡村十八坊”的建成是战旗村深化农商文旅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展示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战旗村贯彻中央以及省市区党委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和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2月12日,习来战旗村视察时买了一双赖淑芳亲手做的“唐昌布鞋”。作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昌布鞋”成为了网红。赖淑芳在“十八坊”有了自己的布鞋坊。战旗村“乡村十八坊”的开街,让村里的传统匠人有了展示的平台。下面是川报观察记者张明海、 郝飞的报道:
8月8日上午10时30分,经过近一年的打造,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十八坊”开街。开街当天,包括郫县豆瓣、蜀绣、唐昌布鞋、“三编”在内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已正式入驻。
走进战旗乡村十八坊,青砖、灰瓦、木门,精心栽种的绿树间,回廊蜿蜒、流水潺潺,一派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和乡村林盘景观。“这些砖瓦包括木头,都是我们从附近乡镇和区县拆迁改造中专门淘来的,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川西民俗的原滋原味。”战旗村党总支委员易奉阳介绍,位于AAA景区战旗村内的乡村十八坊,总面积约80亩,是集传统手工体验、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民间传统文化街区,游客体验内容有布鞋制作、郫县豆瓣加工、榨油体验、蜀绣刺绣等多项传统民俗工艺。
体验传统工匠精神的展示,是乡村十八坊的特色亮点,这里集中展示了包括郫县豆瓣、蜀绣、竹编在内的18种传统非物质文化制作流程与工艺,以此来还原旧时的作坊生产方式,打造一个集中展示和体验川西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集散地。“我们村里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能人巧匠和工艺传承,做豆瓣的、做布鞋的、做麻饼的、做鸟笼的,还有酿制酱油的,甚至是打铁的,都是各自家里或老村办企业延续下来的家传绝学。”易奉阳介绍,战旗村乡村十八坊的开街,让村里的传统匠人有了展示的平台,解决村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同时也让游客有了对于传统工艺对于战旗村更为深度的不一样的体验。
记者在乡村十八坊内看到,与一般的旅游街区不同,在“乡村十八坊”内的铺面背后一般都有相对应的生产或展示空间。酱油都是在大酱缸里现场舀出来,豆瓣也是现场自选现场包装,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唐昌布鞋则将车间搬到了十八坊,用浆糊打鞋壳、缝纫机纳鞋底、剪鞋样、做边、切边、晾晒,所有制作工序全都尽在游客眼帘之下。“在这里,我们有了更大的展示平台,源源不断地游客流量将逐步提升唐昌布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唐昌布鞋”非遗传承人艾鹏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战旗村已接待游客30万人次。“我们大家都希望乡村十八坊的开街,能为战旗村乡村旅游带来更多的内涵,为让游客感受到另一个不一样的战旗村。”战旗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郫都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郫都正以战旗村为核心,联合横山村、火花村、西北村、金星村等周边2.6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建设泛战旗景区,积极创建4A级旅游景区。(川报观察记者 张明海/文 郝飞/图)
2、莫干山庾村1932文创园:咖啡厅、茧舍、青年旅舍…一座以乡村再造为梦想的文化市集
3、章继刚总主编:《全国创意农业精品教材暨乡村振兴丛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